聚焦行業(yè)熱點,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、更全面的了解鄭礦,在這里,讀懂鄭礦
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,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,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!
回轉窯是通過燃料煅燒、熱量交換、物料輸送等三方面的作用,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的,河南鄭礦生產的回轉窯帶有立式預熱器和新式冷卻器,大大降低了熱耗,改善了生產環(huán)境,同時由于采用豎式預熱器也縮短了回轉窯的筒體長度。
回轉窯的結構:回轉窯由筒體、輪帶、托輪、擋輪、傳動裝置等組成。窯筒體內砌有耐火材料,窯頭設有燃料燃燒裝置。
回轉窯的工作原理:回轉窯的筒體傾斜放置并不斷回轉,自窯尾處喂入石灰石,連續(xù)向窯頭運動。在窯內不斷被高溫逆向流動的煙氣加熱而燒成熟料。**后經過窯頭罩下端落入冷卻機中,經冷空氣冷卻之后排出即為燒成的產品石灰。燃料(一般是煤粉,也可用煤氣,油或天然氣)由一次空氣經噴煤管送入窯頭,經冷卻機來的空氣被加熱到400~800C左右,由窯頭進入窯內供助燃用,這部分熱風稱為二次風,煤粉燃燒生成的煙氣,其溫度一般比石灰燒成溫度高200~300℃即1400~1500℃從窯頭向窯尾方向流動。窯尾加裝了豎式預熱器。冷卻機也改為豎式冷卻方式,因而能耗大大降低,也強化了生產。因此,回轉窯是個多功能設備,既是燃燒室,又是高溫反應器,還兼有輸送物料和排送氣體的功能。
河南鄭礦生產的回轉窯由于采用了立式預熱器,預熱帶的功能被立式預熱器取代,所以筒體長度可以縮短,與立窯不同的是冷卻帶不在筒體之內,而是在回轉窯之外由各式各樣的冷卻機單獨完成的。回轉窯是個燃燒器、換熱器、反應器和輸送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溫設備,物料在窯內的運動方式,總體來看呈半圓形螺線。
回轉窯內燃料的燃燒:由于我國煤資源比油、氣資源豐富,所以煤作為主要燃料是多數(shù)人的選擇,通常是將煤制成煤粉噴入窯內燃燒。
回轉窯對入窯煤粉質量要求是:低熱值>20600KJ/Kg、水 分<1~2%、揮發(fā)分=18~30%、細 度<15%(4800孔篩余)、灰 分<25~30%。如果改變燃燒條件,如提高助燃風溫,對煤質的要求可適當放寬。
煤粉噴管的氣速40~80m/s將煤粉噴入窯內,一次風一般不預熱是為了安全操作考慮的,所以用量不宜大,其量約占總燃燒用氣量的10~30%,大量的助燃風由二次熱風提供,一、二次風的總和應略高于理論需要量,空氣系數(shù)為1.05~1.10為宜。
火焰覆蓋的區(qū)間,稱為燃燒帶,火焰中部溫度**高,物料在通過此區(qū)間時,有相當量的物料熔融為液相,粘附在窯內耐火襯的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粘稠狀物料,俗稱窯皮,回轉窯的燒成帶一般就用窯皮的長度來判定。平整的窯皮、合適的厚度和長度,是窯內煅燒制度正常穩(wěn)定的標志,窯皮的形成還可以保護窯內耐火材料,延長回轉窯的運轉周期。
當燃燒發(fā)熱量一定時,火焰過長,燒成帶的**高溫度會下降,物料中液相過早出現(xiàn),容易形成結圈,還可能造成未燃盡的碳末被帶入低溫區(qū)產生不完全燃燒,既影響了產品質量又增大了能耗,相反,若火焰過短,高溫部分過于集中,容易將窯皮或襯料燒壞,也不利于長期運轉。因此,合理地控制火焰長度是十分必要的,通常火焰長度大約是窯有效內徑的4~5倍。
窯內氣體流動的方向是,從窯頭流向窯尾,氣體流速大體在6~15m/s之間。
窯頭罩內一般是微負壓,約10~30Pa,長度60m以上的窯尾負壓在200~400Pa之間,但要求負壓值穩(wěn)定,否則會直接影響火焰的力度和形狀。